3、減輕憂鬱:研究顯示鎮日坐著不動的人,罹患憂鬱症的機會是經常運動的人的兩倍。美國健身協會(American Council on Exercise)的運動學者科頓(Richard Cotton)指出,「當人們開始改變他們的身體,並且變得更好看,他們就會感到一種可以自我控制的感覺,無助感與沮喪也因此隨之消除。當我們運動時,我們會對身體有更敏銳的感覺,這種敏銳的感覺會洗滌憂慮的情緒,讓心情變得好一點。」
當然,健身房的流行,只是運動風潮興起的一個跡象,事實上,有些國家己經把鼓勵民四運動列號人國家施政目標,例如美國的<<健康人民2010年計劃>>(Healthy People 2010),就把增加運動人口(鼓勵民眾每週至少運動3次,每次至少20分鐘)列為目標。加拿大政府也正在推動一個<<上班族動起來>>的計劃,因為根據加拿大健身與生活形態研究院(Canadian Fitness and Lifestyle Research Institute)最近的研究顯示,三分之二的加拿大人的健康與生活品質,由於缺乏運動而深受威脅。為了要減低不運動對健康與生活品質的傷害,加拿大政府開始發起一項消除「desk potato syndrome」(桌前大胖子)運動。因為有太多的上班族,整天窩在辦公桌前,連吃飯都是在辦公桌前吃便當,於是一個個變成了「desk potato」(辦公桌前的馬鈴薯)。為了要改善這種情形,加拿大政府正在研擬一系列的方案,鼓勵上班族利用午休時間,出來走路、散步、運動,或把午餐帶到公園吃,並希望企業界能改善工作環境,提供員工更好的運動環境與空間。
一份刊載在<<美國醫學協會期刊>>(the Journal of American Medical Association)的研究指出,即使從事輕度的運動,例如利用等飛機的時間在機場中快走,都可以促進心肺功能的健康。今年4月在丹麥發表的一份研究報告也指出,每天運動30分鐘,就可以得到運動的許多好處,如果你無法一下子就做上30分鐘的運動,也可以分散在一日當中來做,每次運動5∼10分鐘。